2025年10月13-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在郑州大学举行。来自全球161个国家和地,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5845cc威斯尼斯人下载斩获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金奖,研究生创意组(国际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推荐)金奖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全国金奖
获奖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蝶翼——新一代柔性 OLED 透明盖板膜
负责人:陈雨佳
团队成员:张译丹、高睿涵、马健松、高凌瀚、吴雅琪、陈潇涵、乔伊宁、娜吉达·亚森江、邓景熙、SHAN SHIANGHII
指导老师:路庆华、陆学民
项目介绍:柔性盖板膜作为折叠显示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屏幕的耐用度与用户体验,是保障柔性显示稳定可靠最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当前采用的材料面临根本性技术瓶颈,制约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透明聚合物薄膜(CPI)质地软、手感差、易产生划痕与折痕,而超薄玻璃(UTG)抗冲击性差,易脆不适用大面积屏应用,如便携式电脑,因此市场亟需一种超越CPI和UTG的新的透明盖板材料的出现。蝶翼应时而生,在充分研究玻璃和聚合物应力释放时化学键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子层面“刚柔并济”材料体系的创新设计,成功开发出像玻璃一样硬且耐刮擦、像塑料一样可卷曲抗冲击的原创透明薄膜,不仅成功突破了现有材料的性能瓶颈,而且攻克了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核心难题。
参赛体悟
(指导教师:路庆华)本次参赛源自于与本科生陈雨佳同学的交流,了解到同学们非常希望能够在实验室老师指导下参加全国科创比赛。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为同学提供展示自我和挑战自我的机会,而且还将推动科研成果的进一步落地,打通产学研合作的高效渠道。
(参赛选手:陈雨佳)参赛过程中,我更加体会到创新比赛对于激发同学创新意识,发挥创新活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创新创业比赛能够让学生更快实现从知识学习者向技术创新者再到企业创业者角色的转换。这次比赛,也让我意识到作为大学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和重要性。比赛过程中同学展示出的激情和活力,让我感受到莫大的鼓舞,未来将更加珍视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从梦想者到实践者。国创赛真正教会我的,是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报名、组队、撰写计划书——每个“开始”都曾伴随犹豫与自我怀疑。后来才明白或许“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才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会变得难。” 唯有行动才能让前路在脚下延伸。
(团队获上海市金奖、冠军争夺赛亚军)
在磨砺中淬炼。项目从零起步,每一步都是全新的探索。团队如何分工?方案如何成型?路演如何呈现?所有问题都靠我们一边学习、一边试错、一边搭建。从最初的思路雏形,到通过校赛、市赛,再到一步步打磨出完整作品,我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跨越。
备战国赛的日子里,一个逻辑框架反复调整,一段演讲词推倒重来,一场模拟答辩后全员复盘,每一个细节都经历过无数次打磨。正是在这日复一日的锤炼中,我们从最初的生涩紧张,逐渐成长为站在全国舞台上沉着自信的团队。
这段旅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成长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中的每一次“磨砺”。从零到一的突破,从一到精的追求,不仅锤炼了项目的成色,也重塑了自身的逻辑力、表达力与韧性。
追光而行,绽团队之光。这枚奖牌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与陪伴。从最初构思到最终站上领奖台,每一步都离不开师长们的指引与团队的并肩同行。感谢路庆华教授、陆学民教授在科研方向上的悉心点拨,让我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惧迷茫;感谢学创中心老师们一次次耐心指导,为项目注入灵魂;感谢王华博老师、张北老师一路的关心与守护,用温暖照亮前行的征程;也感恩队友同学的默契协作与无私付出,是彼此的鼓励让我们走得更远。
研究生创意组(国际项目)全国金奖
获奖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MXene基柔性光电子器件(MXene-Based Flexible Optoelectronic Devices)
负责人:Jiaxu Zhang
团队成员:Hyejung Yang、Xingyuan Chu
指导老师:Xinliang Feng、Mischa Bonn、Minghao Yu、刘彦男
项目介绍:从折叠显示屏到穿戴式传感器,再到柔性太阳能电池,柔性电子技术正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它让电子设备“变软”“可弯”“能贴合”,让科技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而推动这一变革的关键动力,正是柔性材料的持续创新与突破。在众多新型材料中,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凭借高导电性、强光响应、优异的柔韧性和良好的溶液可加工性,迅速成为柔性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独特性能为柔性电子器件的高性能化和多场景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本项目聚焦于MXene材料的无氟化安全制备,深入研究其光电转换效率提升机制与光生电荷传输规律,并探索高质量柔性MXene薄膜的制备技术,旨在推动新一代基于MXene的柔性光电子器件发展,为柔性电子领域注入新的科研活力与创新动力。
参赛体悟
(指导教师:刘彦男)在备赛过程中,我们与海外学校反复沟通,从项目构思、商业计划书的逻辑打磨的帮助,到路演表现的细节优化,都得到了专业而细致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得以不断完善,也让我们深切体会到科研成果转化道路上的挑战与意义。项目的备赛对学生也影响深远,正如项目负责人张加旭所说的那样“通过参赛,不仅展示团队的科研积累,也锻炼自身的创新与创业思维,非常有意义”。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的一项技能大赛。大赛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搭建世界大学生创新实践竞赛平台,已成为参赛规模最大的全球性创新赛事。本届赛事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和展示自己的平台,促进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科研发展,加速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激发了青年才俊无限的创新活力。
5845cc威斯尼斯人下载历年来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以提高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育人水平,近年来学生在科创竞赛中屡获佳绩。自2023年连续三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斩获金奖,在产业赛道和国际赛道相继取得金奖的突破,这些科创竞赛取得的丰硕果实,必将对学院学科建设起到,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